手机版 网站地图 客户留言 在线订购 人才招聘 在线申请 链接申请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
当前位置:传销新闻

镇江警方铲除多起传销“毒瘤”

作者:网站管理员  来源:未知 发布日期:2019/2/13 13:05:41 访问次数:1509

 中国江苏网1月3日镇江讯(石静 何志斌)2017年末,一场以严厉打击传销犯罪、强化群众防范意识为主旨的“清风行动”在镇江各地迅速展开:

  12月18日,新区公安分局会同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,对平昌新城开展集中清查,查获31名涉嫌传销人员;

  12月19日,润州公安分局与区工商、金融办开展联合执法,在镇江市火车站附近捣毁1处传销窝点,抓获涉嫌传销人员23名,遣返传销人员18名,刑拘3名、逮捕2名;

  12月20日,丹阳市公安局对外来人口聚焦的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检查,捣毁传销窝点3处,查获传销人员48名;

  12月21日晚,京口公安分局在象山花园一举捣毁2处传销窝点,查获传销人员21人,7人被刑事拘留,14人经批评教育后遣返……

  每一次出击,精准而有力,宛如一场高超的外科手术,手起之处,传销“毒瘤”应声而落。抓获嫌疑人98人、捣毁团伙窝点169个、解救遣返群众418人、破获传销案件11起……这是镇江警方开展“冬季攻势”打击整治传销犯罪“清风行动”以来收获的战果。

  老乡骗老乡 传销玩转“空手道”

  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,对传销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。”镇江市公安局党委委员、经侦支队支队长高建新向记者介绍,“冬季攻势”以来,警方始终保持对传销犯罪活动全方位、地毯式清剿,形成规模打击效应和严打震慑效果。紧盯传销犯罪新手法、新趋势,持续不断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严厉打击。同时,加强源头治理,探索“打防结合”打击传销长效治理机制。

  2017年12月中旬,镇江新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:辖区平昌新城内有疑似传销窝点。经前期摸排,行动小组赴传销窝点上门清查,一个以“1040阳光工程”项目为传销的犯罪组织暴露在警方面前,“这起传销犯罪和以前不同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产品,就是教唆群众投钱,然后坐收高额回报!”新区公安分局专案组负责人王伟说,所谓“1040阳光工程”项目,既没有店面,又没有产品,就是承诺传销受害者投资几年就可收回1040万元。在所谓“高额回报”的刺激下,很多人自愿交钱,拼命发展下线,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家人都拉下水。据新区警方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,牵入“受害圈”的群众已经达到数百名,目前,组织、领导传销骨干分子王某、杨某、郭某等5名嫌疑人均被刑事拘留,成为“冬季攻势”以来镇江打击的第一起“有组织领导的传销犯罪”。

  “把钱投进去,没有任何生产和经营活动,传销已经从‘实物买卖’发展到‘金融交易’。”王伟在对多名受害群众进行调查后,十分感慨,传销犹如病毒一样,不断发展变化,投入不多,收获巨大,一些人就经不往诱惑,一头“栽”入传销陷阱,往往把自己的同乡拉进来,一带十、十带百,共赴不归途。而办案民警所要做的就是,摸清传销套路内部组织机构,“一针见血”揪出破案关键,实施有力而精准地打击,迅速铲除“毒瘤”。

  在审讯传销骨干分子王某前,王伟上门排查时就注意到室内有一本传销分子专用书籍,初步判断该处是传销窝点。审讯时,更是用传销“行话”进行审问,直接让王某划出上下线的“机构组织图”。

  “现在传销组织机构严密的让人瞠目结舌,他们有一套层级体系,每项工作均有分工,有负责培训、管理、申购等各部门‘总管’,抓住骨干分子就是破案的关键。”王伟表示,下一步将根据传销骨干分子摸出上下线,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。

  网聊有套路 传销打出“感情牌”

  兵家有云: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打击传销犯罪也是如此,只有了解传销犯罪的新动向、新特点,才能有的放矢。随着网络的普及,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传销异军突起,2017年12月下旬,镇江京口公安分局查处了一个以微信聊天为手段、以传销为由头、变相进行诈骗的新型传销犯罪团伙。

  据介绍,这一传销犯罪组织以男女朋友关系为幌子,通过微信聊天,间接进行诈骗。该传销犯罪组织级别分别为老板、主任、经理、总经理。以发展“会员”实行积分制,2800元一单可积分70,累计到一定积分可升级为“主任”。怎样“刷单”?这就需要传销分子通过微信进行“诈骗”,传销分子不论男女均以漂亮女性为头像,“撒网”式加好友,培养一段时间“感情”后,开口以“身体不适”“借钱”“买见面车票”等各种理由进行诈骗要钱。若被害人发现“上当”后,立即拉黑处理。被害人少则被骗几百,多则被骗上万元。

  涉案人员多、范围广、取证难、追赃难……面对这一网络新型传销犯罪,民警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和攻克一道道办案难题。镇江京口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董贝冰介绍,这是镇江首起以“诈骗罪”罪名立案侦查的传销犯罪案件,涉及技术部分,民警还要赴支付宝、微信总部开展转账金额、身份查证等工作,以强有力的“证据链”将犯罪嫌疑人锁牢扣紧。

  图穷而匕见 传销开起“武力行”

  “把人骗进来,但受害人发现不对想走,传销人员顿时拉下脸,不但非法拘禁,还使用暴力,迫受害人就范!”镇江润州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李锦虎向记者介绍2017年11月查处的这起传销案,涉案嫌疑人48名,也是镇江第一起以“抢劫罪”罪名侦办的传销案件。

  2017年春天,浙江杭州人邓某通过网络结识了一名“女网友”,并受邀来镇江。不想落入传销窝点,起初邓某想离开,随后被多名人员控制住,身上的手机、银行卡等物品被拿走。

  没过几天,传销人员见邓某对“上课”一直不感兴趣,于是开始殴打逼问银行卡、支付宝密码。在付出“3根肋骨骨折”的惨痛代价后,邓某无奈交出了密码,26万余元被取走。

  经警方缜密侦查,48名传销人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,甘某(女)、麦某(女)等人以谈对象为名将受害人骗至传销窝点,由其他传销人员采用言语威胁、殴打辱骂等手段非法拘禁,逼迫加入传销组织的受害人交出钱财。

  以上案例只是公安部门打击传销的一个缩影。由于传销组织多在一些拆迁安置小区、老旧小区等,“冬季攻势”开展以来,镇江警方对全市传销犯罪活动进行全方位、地毯式清剿。开展针对性的宣传防范教育,以宣传栏、宣传展板、电子屏等方式,宣传防范传销信息。发现传销人员,一律采集信息,并发动网格员和群众提供线索,及时掌握有传销嫌疑人员动态。

  如何“根治”传销?京口公安分局副局长姚坤介绍认为,要探索“打防结合”的长效治理机制,改变以往打击传销违法犯罪的思路,针对传销人员以“招工”“婚恋介绍”等名义拉锯人头、牟取非法利益的实际,切实强化证据收集,积极寻求法律支撑,对能够打击处理的坚决依法打击处理,以此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此外,加强对社区出租屋业主的管理,增强防范意识,从源头上卡住传销。

  镇江市公安部门梳理近年来的传销案件发现,尽管表现方式不断变化,但始终具备3个特点:一是交纳会费或者通过购买产品变相交纳会费才能入会;二靠“拉人头”来发展下线;三是上线以下线的销售业绩或发展下线的人数来计提报酬和返利。“说到底,还是不能轻信一夜暴富、小投资高回报的谎言,以免误入传销歧途。”高建新表示,镇江全市“齐抓共管、打防结合、标本兼职”的打击传销工作格局正在形成,无传销社区(村)创建活动正在深入开展,“我们鼓励群众参与打击传销工作,重奖举报行为,积极打造政府主导、职能部门协作配合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打防共治局面。”

关于我们|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| 人才招聘| 在线申请| 链接申请

海哥反传销,反传寻亲团队:反传销寻人解救 , 反传销救助咨询,  反洗脑劝说服务 ,文老师热线:15131828813 微信同步 ,  亲人离家出走,孩子被骗传销,找不到人我们帮您找,助力寻亲,帮您摆脱传销困扰,助您家庭团圆!

技术支持:青岛网络营销公司| 青岛高端网站建设 豫ICP备2021022995号-1